课堂练习

1.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2.下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答案】B。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4.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根本看不清物体
B.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C.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前,成像在视网膜上
D.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答案】D。
5.下面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远视眼可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
【答案】B。
6.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
【答案】A。
7.视力正常的眼睛戴上近视或远视眼镜后,反而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  )
A.人的感觉不习惯而已,慢慢地就会看清物体了
B.正常的眼睛失去了原有的折光功能
C.如果戴的是近视眼镜,会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D.如果戴的是远视眼镜,会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答案】C。
8.哥哥的近视镜是300度,姐姐的近视镜是500度。比较这两副近视镜镜片的焦距大小,可知(  )
A.哥哥的眼镜镜片焦距大
B.姐姐的眼镜镜片焦距大
C.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9.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一般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小于、发散。
10.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视眼,应配戴_____透镜矫正。 【答案】近、凹。
11.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
12.用几个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一组眼睛模型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_________,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______,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的位置可以确定甲是_________眼模型,乙是________眼模型,丙是__________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__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____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2)正常、近视、远视;(3)乙、凹;(4)丙、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