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

1.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嘶嘶”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个现象属于 ( )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答案】D;
2.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就发现它变湿了,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答案】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这个过程中放出热量。
3.上题中的鸡蛋,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答案】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这个过程中放出吸热。
4.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这是蒸发_______的缘故. 【答案】降低;吸热。
5.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的猜想: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A.液体温度 B.液体表面积 C.液体上方气流流动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2)李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烧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猜想_______(填字母序号),此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3)刘明在桌面上放上三块相同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发现C玻璃板上的水先干,其次是B,最后是A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上方空气流速和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4)他又在三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酒精和煤油,且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相同.他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2)A;控制变量法;(3)温度、液体的表面积;(4)液体种类和蒸发快慢。
6.小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和_________.
(2)图1中小菲的实验操作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菲进行了正确实验,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
(4)若要缩短实验加热的时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选字母).
A.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
B.烧杯中的水一开始沸腾便停止加热

(5)小菲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①由表格可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但温度_______;
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③由表可知,加热了__________min水开始沸腾;
④小菲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⑤当地气压___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者“高于”)一标准大气压.
【答案】(1)温度计、钟表;(2)视线没有垂直于温度计;(3)98;(4)A;(5)①吸热、不变;②7;③5;④(a);⑤低于。
7.关于雾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气
B.雾是水蒸气在空中尘埃上液化成的小水珠
C.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D.雾是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B。
8.液化有两种方式: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露水、雾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液化的,液化气、液化氧气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液化的. 【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_的缘故. 【答案】液化放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