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一、汽化
-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
-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沸腾
- 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 特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 水沸腾前后的现象:水沸腾前,产生气泡,气泡上升变小;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
-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 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就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三、蒸发
- 定义: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大小;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四、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五、液化
-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要放热.
-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 应用: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六、沸点与气压
- 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例如:在高山和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低于100℃。
七、要点提炼
- 关于蒸发的两点补充
(1)在没有热源为其供热时,蒸发仍然进行,蒸发吸热,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2)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如:在同样的条件下水比油蒸发得快,酒精比水蒸发得快. - 达到沸点,液体不一定沸腾;液体要沸腾必须达到沸点并且还要继续吸收热量.
- 冬天嘴里哈出的“白气”,烧水时壶嘴里冒出的“白气”不是气态,是液态.
- 任何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发生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