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磁现象
基本概念
-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 磁性材料: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磁性材料可分为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
(2)硬磁材料被磁化后可保持磁性,用来制作永磁体,还可用于磁记录。
(3)软磁材料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可用于制作电磁体的铁芯。
磁体的分类
- 按照来源分类: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天然磁体的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Fe3O4 )
- 按照形状分类: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
- 按照磁性是否长期保持分类:永磁体(硬磁体)、软磁体。
磁体的南北极
当磁体能够自由转动时,最终总会有一个磁极指向北方,我们称这个磁极为北极(N极),另一个磁极指向南方,我们称这个磁极为南极(S极)。
条形磁体磁性分布的特点
条形磁体的磁性,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弱,最中间磁性最弱,分析题目时,最中间按照没有磁性来分析。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例】有一条形铁块,上面的字样已模糊不清,试用多种方法判定它是否具有磁性。 |
方法一:根据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来判断。取一些磁性物质,如少量铁粉,若条形铁块能吸引铁粉,就说明它有磁性,是磁体;否则说明它不是磁体。 |
方法二: 把条形铁块用细线系住中间,悬吊起来。如果它具有磁性,它将会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只在南北方向停下来。如果该铁块不具有磁性,就会在任意方向停下来。 |
方法三:另取一根条形磁铁,用其两端分别先后去靠近条形铁块的某一端,如果两次都能吸引,说明它是铁块,无磁性;如果一次吸引,一次排斥,说明它有磁性,是磁铁。 |
小结: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1)物质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2)南北指向性;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要点提炼
- 磁体不是吸引所有的金属。
- 磁体被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一个小块都有独立的N极和S极。
- 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不可能只有N极或者S极。
磁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概念自查
(Y140101)磁现象: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我们就说此物体具有磁性,有磁性的物体叫作_______。磁体上______的部位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 |
(Y140102)磁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铁被磁化后,磁性极易消失,称为______材料,而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存, 称为________材料。 |
(Y140103)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体吸引的是( ) A . 铝勺 B . 一元镍币 C . 铁钉 D . 钢棒 |
(Y140104)将一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则被断开后的两段磁铁( ) A . 各保持一个磁极 B . 各有两个磁极 C . 两个磁极同时消失 D . 无法判断 |
课后练习
【例】(编号:T140111)我们把具有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_____。磁体上______________的部位叫磁极。一个磁体上有两个磁极分别为_____、_____。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
【例】(编号:T140104)如图所示,将挂着铁块的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上自左端向右逐渐移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例】(编号:T140112)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的N极和磁铁B的S极如甲图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如乙图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 |
【例】(编号:T140119)一根长方形钢块放在条形磁铁上(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钢块就会被_________.钢块的左端是_________(填“N”极或“S”极). |
![]() |
【例】(编号:T140116)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甲图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
【例】(编号:T140114)下列文具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 B.铅笔芯 C.大头针 D.塑料尺 |
【例】(编号:T14010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互相吸引,则钢棒一定有磁性 B.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互相排斥,则钢棒一定有磁性 C.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排斥,则钢棒一定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
【例】(编号:T140102)小磁针有两个磁极,若从中间截成两段,则( ) A.一段是N极,一段是S极 B.每段都有两个N极或两个S极 C.每段都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 D.每段都没有了磁极 |
【例】(编号:T140103)用钢条的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 ) A.钢条肯定有磁性 B.钢条肯定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例】(编号:T1401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磁性材料应用的是( ) A.冰箱门上的橡胶密封条 B.录音机的录音带 C.电话用的IC卡 D.VCD机的光碟 |
【例】(编号:T140105)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乙均有磁性 B.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 C.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乙均没有磁性 D.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 |
![]() |
【例】(编号:T140117)把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 )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 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甲、乙都无磁性 |
【例】(编号:T140113)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
【例】(编号:T140106)如图所示,其中正确反映两根大头针被条形磁铁吸起时的真实情况的是( ) A. 图甲 B. 图乙 C. 图丙 D. 图乙和图丙 |
![]() |
【例】(编号:T140107)两个不带电的物体相互靠近,但他们不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不是磁体 B.若相互吸引,只有一个是磁体 C.若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都是磁体 D.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是磁体 |
【例】(编号:T140108)如图所示,用条形磁铁N端,在一根铁棒上从左向右沿同一方向磨擦几次,铁棒具有磁性的情况是( ) A.铁棒左端为N极 B.铁棒右端为N极 C.无法确定铁棒某端的极性 D.铁棒无磁性 |
![]() |
【例】(编号:T140109)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只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
【例】(编号:T140120)假如磁体的磁性消失,以下情景中可能发生的是( ) A.石块也能浮在水面上 B. 轮船上的罗盘将失去作用 C. 从手中脱落的书会停留在空中 D. 磁悬浮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会变得更小 |
【例】(编号:T140115)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体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下图所示的是从N极到S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
![]() |
【例】(编号:T140110)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