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一、放大镜
- 放大镜的原理:u<f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放大镜成像的规律
(1)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2)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虚像便消失了。
二、幻灯机
- 幻灯机的原理:f<u<2f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像的大小的调整: 如果银幕上的字有点小,我们想让字大一点,该如何调整呢?
我们让幻灯机远离银幕(增大像距),再调整镜头,让镜头靠近幻灯片(减小物距),直到银幕上出现清晰的像。 - 为了让银幕上呈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该倒插在幻灯机中。
三.投影仪
- 投影仪的原理:f<u<2f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像的大小的调整: 如果银幕上的字有点小,我们想让字大一点,该如何调整呢?
我们让投影仪远离银幕(增大像距),再调整镜头,让镜头向下移动靠近投影片(减小物距),直到银幕上出现清晰的像。
四、照相机
- 照相机的原理:u>2f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像的大小的调整: 如果给全体同学照集体照,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底片,该如何调整呢?
原因是,像太大了,我们让照相机远离同学们(增大物距),再调整镜头,让镜头靠近底片(减小像距),直到底片上出现清晰的像。 - 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五、望远镜
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六、显微镜
-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物镜和目镜)组成,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落在焦点以内的实像再次放大,这样经过两次放大作用,就看到了极小的物体。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七、要点提炼
- 实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形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适度的位置,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
- 虚像:没有实际光线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虚像处发出。
-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
- 没有实际光线会聚,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觉好像是光从虚像出发出的。